時本
如今不少用人單位都會為員工安排年度體檢,但也有些年輕人對體檢抱有抵觸情緒。日前,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發布的一項針對1144名青年的調查顯示,97.2%的受訪青年表示體檢會促使自己更注重健康,45.2%的受訪青年表示害怕參加體檢,其中95后受訪者表示害怕體檢的比例最高,為52.3%,68.1%的受訪青年擔心體檢會查出身體有問題。(12月23日《中國青年報》)
害怕體檢的人雖然不少,但體檢的作用不容低估,很多“拖出來”的疾病只要能夠早期發現,預防和早期治療的效果會很好。比如,有些癌癥只要發現得早,是可以治愈的;通過血液生化指標、超聲檢查等體檢項目,可以盡早發現罹患慢性病的風險,進而有針對性地加強鍛煉和改變生活方式。因此,與其事后嘆息“發現得太晚”,不如事先按期參加體檢。
不想參加體檢的年輕人中,不少人存在“不去體檢就沒事”等錯誤心理。其實,不管是否參加體檢,疾病或患病風險都始終存在,為戰勝疾病這個敵人,需要我們做到知己知彼。為了追求“眼不見心不煩”的效果,讓自己錯失早發現早治療的良機,是很不值得的。逃避體檢的“鴕鳥心態”,對于維護身體健康很不利。
但也要看到,一些人害怕參加體檢,以為“不去體檢就沒事”,這種心理并非毫無由來。有的時候,讓人鬧心的不是體檢,而是體檢之后對個別指標的糾結,是接下來排除疾病的過程。每次集中體檢過后,都會有一批人去醫院進行復查,有人僅僅因為一個不礙事的息肉或結節,甚至因為一個意義不大的指標,就窮盡所有檢查手段進行復查。對疾病的過度渲染、對檢查結果的不當提醒,導致一些人在體驗過后,需花費更多時間和精力復查,到最后還會為“虛驚一場”感到慶幸。不去體檢的人,可以免受此類折騰,身體并不會受到影響。
因此,對部分青年“害怕參加體檢”的心理要細分原因,并予以區別對待。因懶惰、恐病等原因導致不參加體檢,需通過健康理念更新、疾病知識宣傳等方式來加以引導,讓更多人能夠理性地參與體檢。
假如害怕參加體檢是由于體檢機構過度檢查、“習慣性驚嚇”等原因所致,體檢機構及其從業人員就應當對此有所反思。需要強調的是,體檢單純按項目收費,體檢項目越多,體檢機構的收入就越多。此外,體檢機構不能像醫療機構那樣,通過檢查陽性率等指標來判斷檢查的合理性,這些都是導致過度檢查的原因之一。消除或弱化這些原因,可以起到減輕體檢焦慮、端正體檢心態的作用。
體檢從醫療中分支出來,屬于醫療的一部分,相比臨床診療等醫療行為,體檢被廣泛普及的時間還很短,很多做法還處于探索過程當中,一些規則和流程遠沒有臨床診療明朗與科學。怎么提升體檢尤其是復查的精準度,如何避免“小問題”導致“大恐慌”等,這些難題若能得到攻克,害怕體檢的人勢必大幅減少。
漫畫/陳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