醫藥零售異業營銷:充分利用閑置資源 優先討好潛客群體
商務部日前在發布的《2015年上半年藥品流通行業運行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》報告透露,上半年藥品流通行業銷售增幅趨緩,利潤增幅下滑。預計下半年行業將加速進入微利化、中低速發展的常態。在醫院藥品零加成擠壓藥店藥品價格、醫院藥房社會化低于預期、醫藥電商快速增長的當下,醫藥傳統業務增長空間收窄,藥品零售市場規模擴張放緩,甚至低于整體藥品流通行業的銷售增幅也就在所難免了。
“窮則思變,變則通,通則久”。商品流通業的最大優勢就是以變易變,因此只要善于創新求變,醫藥零售業同樣大有可為。怎么變呢?搞異業聯盟,巧妙借勢,充分利用閑置資源,優先討好潛客群體,即可實現“己方+合作伙伴+消費者”三方共贏之根本目的。
打個比方,銷售業績不好的藥房好比一座缺水城市。只要選址恰當,那么每個藥房周圍匆匆而過的龐大客流猶如擦身而過的洪峰,倘若坐視其白白流失,實在可惜!怎么辦?怎么利用這些客流洪峰?“有條件要上,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。”
趨利避害是人之常情。作為醫藥零售終端之一的藥房,只要引爆了人的這一心理特點,就等于成功了一半。筆者觀察到,藥房往往開設于成熟的商業綜合體、住宅區,其周圍一般都有娛樂場所、餐飲機構、銀行、商超等具有穩定性客流的基礎設施。出入這些場所的客流單體,被動消費型居多,即認為自己或與其相關者有需求了,才會去藥房消費。久而久之,無論是藥房還是消費者,都被培養了一個根深蒂固的思維定勢:沒病買藥,自討苦吃。于是,一個是被動消費,一個是被動服務,這樣的“雙被”營銷模式怎能持久地拉動醫藥零售終端不斷發展呢?
處處留心皆學問。筆者認為,匆匆而過的客流洪峰,其實大部分都是潛客:TA可能現在無需買藥,但不代表將來不需要;TA本人可能不需要,但不代表其親朋好友不需要。有鑒于此,如果藥房和周邊一個或幾個商超、影院、公園等大佬合作,開出優惠條件:凡在本店消費藥品達一定金額者,即可憑小票享受若干折扣的餐券、觀影券、購物券,那么在趨利避害的本性驅使下,潛客們將聞風而動、接踵而至,從而使藥房平日的常客流由“雙被”躍遷至“雙倍”甚至“N倍”。這樣一來,藥房銷售利潤不增都難。
當然,要想此營銷模式持續下去,藥房須同合作伙伴如商超、影院建立契約性、互信型的合作關系,如某一方獲利達到預期后,獲利方即以返利、折扣等形式反哺合作伙伴,這樣一來,互利互惠模式確立,雙邊或多邊共贏關系就能持續下去。既充分消化了周邊的閑置客流資源,又實現了“己方+合作伙伴+消費者”三方共贏之根本目的。
類似這樣的異業營銷成功案例不勝枚舉。如地鐵4號線是北京首個PPP(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)項目。在客流方面,相關部門規定,如果連續3年的當年實際客流量比預測客流量低85%,則PPP公司可向政府申請補貼;在票價方面,如果實際平均人次票價低于特許經營協議規定的測算票價水平,市政府將就其差額給予PPP公司作為補償;如果實際平均人次票價收入水平高于測算票價收入水平,則PPP公司需將其差額的70%返還給政府。當然,進入PPP的門檻較高,都是強強聯手,但這樣的“異業聯盟”卻最終實現了政府、資本與社會公眾“1+1+1>3”的綜合效能。
在旅游方面,《合肥日報》報道,合福高鐵沿線多地景區紛紛推出“異業聯盟”的旅游促銷大禮包:屆時旅客憑高鐵票,即可在指定日期盡享合福沿線之美。這是旅游業與交通業的“異業營銷”的天作之合。
試想:如果伊利乳業推出“買伊利,送吉利”的促銷活動,能否創造一個食品業與汽車業的“異業營銷”經典案例呢?由此可見,“異業聯盟”模式的發展空間相當大……扯遠了,暫且打住。
當然,有人也會質疑,如“去藥店消費的多是老年人,他們不看電影,也不喜歡下館子,贈送他們餐館、影院的消費券不如簡簡單單地送幾個雞蛋更實惠”,這就涉及如何優先討好潛客群體問題了。
聯想旗下神奇工場的互聯網手機品牌ZUK近期發布了第一款手機Z1。在其新品發布會上,其CEO常程既沒講手機的產品參數,也沒與其他品牌比較,而是大打情感牌,連用語都盡量“95后”化。常程為此坦言,此舉就是為了“優先討好我的用戶”。他直言不諱地告訴媒體,為了拉近和學生群體的距離,ZUK甚至將工程師派去了學校,跟學生們一起上課、打球,力求在實際接觸中發現學生群體的顯著需求。
由此及彼,要想充分利用客流洪峰,必須“攻心為上”,抓牢潛客心理訴求,如可以建議老年人把影院折扣券送給自己的兒孫輩,不是一舉兩得嗎?
“異業聯盟”模式發展潛力很大。筆者預測的方向有二:一是平臺化,二是精準營銷。以電商為例,為什么大的電商都在建設自己的平臺?因為消費者希望通過一站式購買就滿足自己的所有需求;其次,電商做大做強后,就擁有了較大的流量,除了自己發展外,還能利用社會資源豐富商品品類、擴展地域覆蓋、補充新商業模式等,這樣又將引來更多的顧客,形成良性循環。“異業聯盟”亦如此。若干個不同的商業業態優化組合后,最終就會形成一個空間站般的平臺。在這個平臺上,各參與者各盡其能,各取所需,既是游戲規則的制定者,又是既得利益者,完全可以像電商平臺那樣,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去豐富商品品類、擴展地域覆蓋、補充新的商業模式……水漲船高,當然會引來更多的顧客,不斷發展壯大,形成商業實體的平臺化。
傳統的營銷方式正逐步走向消亡,正向精準營銷(窄眾營銷)過渡。“異業聯盟”的實質就是優先討好潛客群體。在討好演化過程中,“異業聯盟”必將發展成為千人千面的精準營銷。因此,各商家特別是醫藥零售商家須在成本增加、毛利率降低的情況下,及早意識到營銷模式的變化,在加速組織結構、經營結構及品種品類結構調整的同時,以契約精神打造一個“風險共擔,利益共享”的適合自己的經營和服務模式,才可能避免遭遇市場的嚴冬。